中山輔助生殖技術快速發(fā)展
近年來,中國不孕夫妻數量持續(xù)走高,預計2023年我國不孕不育患病率將超過18%,患病人數將增長至約5000萬對。近年來,中山人工受精、試管嬰兒第一、第二及第三代輔助生殖技術成功開展,開創(chuàng)了多個中山第一例。今天我們來關注中山輔助生殖技術的發(fā)展。
輔助生殖技術是治療不孕不育癥的重要方法,是指采用醫(yī)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夫婦妊娠的技術。中山市博愛醫(yī)院生殖分院作為中山唯一一間集婦科、男科、中醫(yī)、西醫(yī)為一體的“一站式”生殖醫(yī)學機構,每年門診量超25萬人。23年來,通過生殖分院的治療,有近6萬個試管嬰兒平安誕生?;颊甙⒓t告訴記者,自己結婚后一直無法懷孕,直到2020年,她在輔助生殖技術幫助下,成功產下了一個寶寶。
患者阿紅:“生了一個寶寶,現在一歲多,帶來了很多的歡樂,讓我能夠有完滿的家庭,現在試管的技術越來越強了,這邊也有了三代的試管嬰兒,能夠幫到更多的人真的是太好了,我們也打算再過一兩年還要來生第二胎。”
近年來,中山人工受精、試管嬰兒等輔助生殖技術成功開展,從2010年全市首例囊胚培養(yǎng)嬰兒誕生到2017年全市首例胚胎冷凍14年的“冰寶寶”落地,再到2020年全市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的成功。近年來,中山的輔助生殖技術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(yōu),一次又一次實現了“零”的突破。
中山市博愛醫(yī)院生殖分院副主任醫(yī)師李潔亮:“我們已經填補了中山市的12項技術空白,在實驗室方面我們針對無精子患者,已經可以實行顯微取精,包括單精子冷凍的這些技術,ART助孕的一個周期的話,可以保持在每年5000周期左右,成功率的話也是保持在50%以上的?!?/p>
近年來,中山輔助生殖技術成功率從30%提升到50%,在這個過程里,不孕人群從“70后”轉入“80后”,再到目前的“90初”,他們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。從事護理工作27年的生殖分院區(qū)護士長柯玩娜見證了輔助生殖技術的發(fā)展,并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有品質、有溫度和有情懷的人文醫(yī)療服務。
中山市博愛醫(yī)院生殖分院區(qū)護士長、副主任護師柯玩娜:“做了很多服務半徑的拓展,以前只是環(huán)節(jié)流程里面去做一些科普,現在已經是針對整個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的科普,此外我們是逐漸的建立了標準化的服務,開展了很多人文關懷的服務,像一些成功案例分享、個人的心理疏導。”
科技助力中山婦女健康水平不斷提升,據統(tǒng)計,2021年度中山市轄區(qū)孕產婦死亡率為十萬分之6.99、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千分之2.73、嬰兒死亡率為千分之1.77、孕產婦系統(tǒng)管理率為95.21%、三歲以下兒童系統(tǒng)管理率為92.07%。
中山市博愛醫(yī)院副院長、婦產科主任醫(yī)師甘玉杰:“近年來,我們轄區(qū)的孕產婦死亡率、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等等指標明顯下降,孕婦、兒童的健康管理率我們有直接的升高,中山市婦兒健領域的重難點指標已經提前達到了2030年廣東省婦兒發(fā)展規(guī)劃綱要的目標要求。”
記者:王菲 關志敏
編輯:張美寶
二審:蘇文穎
三審:鄭詠梅
終審:李慶輝
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